一、短视频拍摄前的“侦查”工作
在掏出手机拍摄之前,咱得先冷静三秒(深呼吸!),快速评估一下现场情况:

1.自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!确保自己和周围人都安全,远离潜在的二次伤害风险。比如,如果是在马路边,赶紧挪到安全区域。
2.判断伤情。疼是肯定的,但要判断一下:
是“单纯的”疼,还是疼到怀疑人生?
受伤部位有没有明显的畸形?(比如腿弯成了奇怪的角度)
能不能动?动一下会不会疼到原地爆炸?
有没有开放性伤口?(骨头露出来了…画面太美我不敢看)
搞清楚这些,对后续的处理和拍摄都非常重要。
二、短视频拍摄,记录“惨痛”瞬间(误!)
OK,安全了,也大概了解情况了,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拍视频了!记住,咱拍视频不是为了博眼球,而是为了:
记录现场情况,方便后续诊断。医生叔叔阿姨们看到视频,能更直观地了解你的伤情。
万一以后有啥纠纷,留个证据。防人之心不可无嘛。
给其他“脆骨星人”一个警示。(大误!)
拍摄要点:
1.镜头稳定!拜托!都啥时候了,稳住你的麒麟臂!可以用三脚架或者找个靠谱的人帮你拍。
2.多角度拍摄。远景、中景、近景都要有。
远景:交代事发地点、周围环境。
中景:拍摄受伤者的整体情况,包括姿势、表情等等。
近景:特写受伤部位,重点展示畸形、伤口等。
3.语言描述清晰。用口语化的语言描述事发经过、受伤部位、疼痛程度等。比如:“哎呦喂!我的腿好像断了!就是这里,疼死我了!刚才我就是这么摔的……”(请自带表情包)
4.别忘了拍个“痛苦面具”特写!(开玩笑的,量力而行,别硬撑)
5.视频时长不宜过长。1-2分钟就够了,重点突出,别拍成流水账。
三、紧急处理,争分夺秒!
拍完视频,咱可不能光顾着发朋友圈,赶紧处理才是王道!
1.拨打急救电话!这还用我说?120,赶紧的!
2.固定受伤部位!这是最关键的一步!
原则:固定范围要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。
材料:理想情况下,可以用夹板、绷带固定。如果没有,就地取材!木板、树枝、硬纸板、毛巾、衣服,甚至杂志都可以!
方法:
先用软的东西(比如毛巾、衣服)垫在受伤部位和固定物之间,防止二次伤害。
用绷带或者其他材料将固定物绑紧,但不要太紧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
固定后,尽量保持受伤部位不动。
3.止血。如果有开放性伤口,先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毛巾压迫止血。
4.冰敷。用冰袋或者冷水袋敷在受伤部位,减轻肿胀和疼痛。注意不要直接把冰块敷在皮肤上,要用毛巾隔开。
5.保持冷静!深呼吸,告诉自己:“我能行!” 别慌张,慌张只会让情况更糟。
四、等待救援,安心养伤!
做完以上处理,就安心等待救援吧!在等待期间,可以:
跟医护人员沟通,让他们了解你的情况。
告知家属或者朋友,让他们来照顾你。
调整心态,积极面对。
五、一些小Tips
骨折类型不同,处理方法略有差异。上面说的是一些通用的处理原则,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。
如果怀疑自己骨折,一定要及时就医!别自己瞎鼓捣,耽误了治疗。
平时多学习一些急救知识,关键时刻能救命!
最重要的一点:注意安全!尽量避免发生意外。
好了,今天的“骨折自救指南”就到这里。希望大家永远都用不上!但是,防患于未然嘛,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。祝大家身体健康,远离“咔嚓”!
记住,即使不幸“咔嚓”了,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,积极面对,争取早日康复!咱们“脆骨星人”,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