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可不是啥专家教授,就是个瞎琢磨的主儿,但保证说的都是大实话,接地气!目标就一个:让咱贵州的山好水好人更好,通过咱的视频,让更多人了解咱,爱上咱,顺便帮乡亲们把好东西卖出去!
一、定好调性:土味?文艺?还是幽默?

拍之前,先得想想,咱想走啥风格?
土味路线:别怕土,土到极致就是潮!咱贵州的山山水水,田间地头,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原生态的味道。可以拍乡亲们干农活的场景,比如插秧、收稻子、摘茶叶,再配上点儿方言解说,保准儿让城里人觉得新鲜。但记住,土味不是脏乱差,咱要土得干净,土得健康!
文艺路线:如果咱村里有啥特色景观,比如梯田、瀑布、古寨,那就往文艺范儿上靠!可以拍一些唯美的空镜头,再配上点儿轻音乐,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。这种风格适合展现咱贵州的美丽风光。
幽默路线:如果咱自己或者村里人有啥搞笑的天赋,那就别藏着掖着了,大胆地展示出来!可以拍一些搞笑段子,或者是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趣事。但记住,幽默不是恶搞,咱要幽默得有内涵,幽默得不伤人。
选定了风格,以后拍啥内容,心里就有数了,不会一会儿想拍这个,一会儿想拍那个,乱成一锅粥。
二、选好主角:谁来当咱的“形象大使”?
视频的主角很重要,Ta就是咱的“形象大使”。
咱自己:如果咱自己能说会道,形象也不错,那就自己上!可以分享自己在农村的生活,或者介绍一些农产品知识。
村里的能人:每个村里都有那么几个能人,比如养蜂达人、种茶高手、刺绣巧娘。可以请他们来当主角,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。
返乡创业青年: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,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故事。可以采访他们,让他们分享创业的艰辛和喜悦。
扶贫干部:扶贫干部是咱们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,可以记录他们的工作日常,展现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
选主角的时候,记住要选那些有特色、有故事、能代表咱们贵州形象的人。
三、剧本怎么写?记住这几个万能公式!
咱拍短视频,也得有个“剧本”不是?别怕,其实很简单,记住这几个万能公式,保准咱的视频内容丰富,吸引人!
场景 + 人物 + 事件 + 情感:这是最基本的公式。比如:梯田 + 老农 + 收割稻子 + 喜悦。可以拍老农在梯田里收割稻子的场景,展现丰收的喜悦。
问题 + 解决方案 + 效果:这种公式适合推广农产品。比如:农产品滞销 + 通过短视频宣传 + 销量大增。可以拍乡亲们因为农产品滞销而发愁的场景,然后展示通过拍短视频,把农产品卖出去的喜悦。
对比 + 反差 + 思考:这种公式适合引发观众的思考。比如:过去的贫困生活 + 现在的美好生活 + 感恩。可以拍过去村里的破旧景象,再对比现在的新房和新路,展现脱贫攻坚的成果,引发观众的思考。
四、拍摄技巧:咱也得讲究点“专业范儿”!
咱虽然不是专业摄影师,但也要讲究点“专业范儿”。
光线:尽量选择在光线好的时候拍摄,比如早上或者傍晚。避免在中午阳光直射的时候拍摄,那样会显得画面很刺眼。
构图:注意构图的平衡,不要让画面显得头重脚轻。可以多运用三分法、黄金分割法等构图技巧。
稳定:尽量使用三脚架或者稳定器,避免画面抖动。如果实在没有,可以把手机靠在墙上或者树上,尽量保持稳定。
收音:尽量使用麦克风,提高收音质量。如果实在没有,可以靠近拍摄对象,避免周围的噪音干扰。
多角度拍摄:拍摄同一个场景,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,比如俯视、仰视、平视等等。
多拍素材:拍摄的时候,尽量多拍一些素材,方便后期剪辑。
五、剪辑:让咱的视频“活”起来!
拍完视频,还得进行剪辑。剪辑就是给视频“化妆”,让它变得更漂亮,更有吸引力。
选择合适的剪辑工具:手机上有很多免费的剪辑App,比如醒图、剪映等等。
剪掉废镜头:把拍摄过程中不必要的镜头剪掉,让视频更加紧凑。
添加字幕:给视频添加字幕,方便观众理解。
添加音乐: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,营造氛围。
添加特效: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特效,让视频更加有趣。
统一风格:保证所有视频的风格统一,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。
六、发布:酒香也怕巷子深,得让人知道咱!
视频拍好,剪好,还得发布出去,让更多人看到。可以把视频发布到视频号上,或者其他的平台。
记住,发布的时候,要做好这几点:
取个好标题:标题要吸引人,让人一看就想点进去。
写好描述:描述要简洁明了,突出视频的重点。
添加标签:添加相关的标签,方便更多人搜索到咱的视频。
与观众互动:积极回复评论,与观众互动,增加粘性。
各位父老乡亲,拍短视频不是啥难事,只要咱用心去做,用真情去表达,就一定能拍出好作品,让咱贵州的山好水好人更好,被更多人知道!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