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要设置“自己可见”?
先别急着操作,咱们先来唠唠嗑,说说为什么要学会这招。你想啊,以下几种情况,是不是都很需要“自己可见”的功能:

灵感乍现,随手记录:突然来了个拍摄灵感,赶紧拍下来,但可能还没剪辑好,画面有点粗糙,音乐还没配,文案还没想,这时候发出去,岂不是暴露了咱们“毛坯房”状态?设成“自己可见”,等精装修好了再放出来,多有面儿!
测试新功能,避免翻车:视频号的功能更新迭代很快,有时候咱们想试试新特效、新模板,但又怕自己操作不熟练,效果不好,影响形象。这时候“自己可见”就派上大用场了,先自己测试一下,满意了再公开,稳得很!
深夜emo,不想被打扰:偶尔咱们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,想发点小牢骚,但又不想被别人围观,更不想被爸妈、老板看到。这时候“自己可见”,就是咱们的小树洞,想说啥说啥,不用担心被指指点点。
内测活动预热:策划了一个超级棒的活动,想先拍摄一些宣传素材,但又不想提前剧透,让竞争对手抄袭。设成“自己可见”,自己先看看效果,还能分享给核心团队成员,征求意见,简直不要太方便!
总而言之,“自己可见”就像一个私人影院,想看啥时候看,想怎么看怎么看,完全不受外界干扰。
二、视频号“自己可见”的两种方法,总有一款适合你
好了,废话不多说,直接上干货!目前视频号设置“自己可见”主要有两种方法,各有千秋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:
方法一:发布时设置“私密发表”
这种方法最直接,也最常用,简单粗暴,适合所有类型的视频。
操作步骤:
1. 打开视频号,点击底部的“+”号,进入拍摄/上传界面。
2. 选择你要发布的视频或图片,编辑好文案、话题等信息。
3. 在发布界面的底部,你会看到一个“谁可以看”的选项,默认是“公开”。
4. 点击“公开”,选择“私密发表”。
5. 点击“发表”按钮,就OK啦!
注意事项:
只有你自己才能看到这个视频,其他人是看不到的。
你可以随时把“私密发表”改为“公开”,让大家都能看到。
如果你想分享给特定的人看,可以使用“朋友可见”功能,选择你想分享的朋友即可。
方法二:发布后修改“可见范围”
这种方法适合已经发布了的视频,但你想临时改成“自己可见”的情况。
操作步骤:
1. 打开视频号,找到你想要修改的视频。
2. 点击视频右下角的“…”按钮。
3. 在弹出的菜单中,选择“权限设置”。
4. 选择“私密发表”或“仅自己可见”。
注意事项:
修改“可见范围”后,之前的点赞、评论等互动数据不会消失。
如果你之前分享过这个视频,修改“可见范围”后,链接也会失效,别人无法通过链接访问。
如果你的视频已经有很多互动了,修改“可见范围”可能会引起一些用户的疑问,建议提前做好解释工作。
三、进阶玩法:巧妙利用“自己可见”功能
学会了基本操作,咱们再来点进阶玩法,让“自己可见”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:
打造个人作品集:把你觉得满意的作品,或者有纪念意义的瞬间,都设置成“自己可见”,就像一个专属的博物馆,随时可以回顾。
建立素材库:收集一些高质量的视频素材,比如风景、美食、人物等等,设置成“自己可见”,方便以后剪辑视频的时候调用。
A/B测试文案:同一个视频,配上不同的文案,分别发布成“自己可见”,看看哪个文案效果更好,再选择一个公开,提升视频的曝光率。
记录生活碎片:不管是开心的、难过的、搞笑的瞬间,都可以记录下来,设置成“自己可见”,多年以后再看,肯定会感慨万千。
四、温馨提示:
别忘了定期清理“自己可见”的视频,删除一些没用的内容,保持账号的整洁。
“自己可见”功能虽然好用,但也要注意适度,不要把所有的视频都设置成“自己可见”,否则就失去了分享的意义啦!
如果你的视频涉及到敏感内容,比如个人隐私、商业机密等,建议还是不要发布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。
好了,今天的“视频号设置自己可见”教程就到这里啦!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这招,玩转视频号,记录美好生活,成为朋友圈里最靓的仔!
记住,视频号的世界,你说了算!😎